close

書法教室







相關網站:
 書法教學







 


  

淺談書法教學 黃坤亮 老師


  談到『書法』,您想到什麼?


或許有人會認為那是一種很難了解、很深奧又不容易學好的一門中國藝術。尤其是在電腦科技大行其道的現代生活中,可能您會認為用電腦來列印文字不但又快又方便,何必練寫書法呢?


  其實,『書法』一辭原泛指「書寫文字的方法」。由於中國字在書寫時,特別注重寫字的精神、筆法和結構。久而久之,『書法』二字乃成為我們習慣指「用毛筆書寫中國文字的特有藝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舉凡招牌、傳單、文件或便條,無一不是藉助書法的呈現與應用。世界上,找不到一個民族像我們這樣地喜愛文字,也沒有一個民族能藉由書寫的工具將自己文字的實用性和藝術性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從傳統到現代;從溝通到裝飾美化的藝術結晶,事實上我們一天也離不開文字,自然地也一天離不開書法。我們的文化傳承和經驗的累積都靠文字來完成,生活因文字而更加豐富多采。我們不僅從文字汲取藝術之美,更從文字中得到文化的精髓。因此,要珍惜中國文化應先從學習書法開始。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中編訂國小三至六年級每週安排一節寫字課,以教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建立正確的寫字觀念,同時陶冶學生的美感經驗,以達到變化氣質的目的。不過,由於台灣教育在聯考制度的領導之下,教育目標中「五育並重」的理念在學校裡常常成了「智育掛帥」的偏頗現象,而學生該學會的生活教育訓練以及美感經驗培養便成了升學主義的犧牲品了。因此,像寫字課這種「聯考不考」的科目總是與其他的藝能科一樣得不到家長、學生 和 老師的重視,這真是令人遺憾!
想學好書法並非一蹴可及的事,國小的書法教學也不是要立刻養成一位書法家,而是希望透過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定、靜、安、慮、得」的功夫,這對學生心性的陶冶和學問的追求都將會有很大的幫助。但由於現代使用的書寫工具和從前的毛筆大不相同,這使得學生在學習之初總因不易控制和了解毛筆的特性而易生挫折感,我認為指導兒童學習書法應注意以下幾點原則:


【一】、國小書法教學應首重興趣的培養:假如學生學寫書法時,只是照著點劃依樣畫葫;甚或老師只規定上課的書寫進度,那麼,寫字課充其量不過是一堂「罰抄寫課」而已,學生自然不會對寫字課抱太大的興趣;但若老師在上課中分析筆法和結構之際,能適當的加入一些文字的相關內容和意義,相信學生對書法的感受力將截然不同。以下簡單例舉如:「大」字,甲骨文為「」意指一個伸展四肢的大力士;如「山」字,甲骨文為「」,為遠處所見之群山峻嶺;如「旦」字,甲骨文為「」,乃指日初出地平線之意;又如「教」字,篆為「」,左側「孝」字是一跪地舉椅之孩童,右側「」部則是大人手持鞭子予以訓戒之意....等。相信學生在學習書法的同時,若能了解文字架構和組字的本意,則更可藉此明瞭古人的生活經驗和文化背景,而不致認為寫字課就是枯燥的「寫字課」。


【二】、書法教育是一種品德教育:所謂「字如其人」,一個人的個性會在其字體中呈現出來,個性粗枝大葉的人和小心謹慎的人字體是截然不同的。雖然書法和個人的品格並沒有絕對的正相關,但是我們從學生學習書法的態度和寫出來的字體中卻可以很容易察看出學生的品行和習慣來。我們不難想像:一個寫字用筆潦草隨便,簿本紙張盡是墨汁油污的學生和一個字體端正清晰,簿本總是乾淨整潔的學生,他們平日的生活習慣會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寫字的態度就是一個人做事的態度。要控制柔軟的毛筆來寫出長、短、粗、細隨心所欲的筆劃並不是容易之事。所以,在寫字前必須先養成學生安定的心志;在寫字時需要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並訓練堅定的意志力和耐性;在結束練習時更應該養成學生做好文具歸位和環境清理的善後工作。有時候,培養學生慎重其事並且貫徹始終的態度可能要遠比學寫字本身更加重要得多。


【三】、書法教育也是傳統教育的一環:放眼全世界除了我國以外,其他如韓國、日本、甚至歐美少數國家也都推行書法藝術 (外國人學習書法一樣是臨習中國碑帖) 。尤其是日本國對中國書法有很多的典籍和深入的研究並將中國書法藝術價值推崇至極高的地位且命為『書道』,可見其對書法精神之重視。近年來,在西方繪畫界一直極力想突破西畫目前的風格和技巧,已有越來越多的歐美人士想學習這門中國藝術,希望能從我國書法中去找尋新的風格和生命以融入西畫之中。


  反觀國內,由於我國政府對自己本國的傳統文化藝術不夠重視,再加上工商時代進步,已有越來越多的現代人沒有這種「耐性」和「閒情逸致」來寫書法了,使得「書法」這門中國藝術正如同其他的傳統藝術和民俗文化一樣日漸式微了。幾年前,日本書法協會曾到台灣來「學習」台灣的書法教育。在臨走之前,日本代表團語重心長的說出他們的感想:「以台灣目前的書法教育情境來看,再過若干年後,大家要學中國書法可能要到日本來學吧!」如果,我們這麼多的文化資產再不能在這一代好好往下紮根的話,到了下一代「台灣」這個美其名的「科技之島」可能只不過是一個「文化荒島」罷了!


  總之,中國書法藝術蘊含著無數的中國文化及精神,它有著極高的實用性及藝術價值,可惜由於時代的演變,已漸被一般人所忽略。我們若想要提倡書法教育,須先讓教師們了解書法,進而學習書法,如此書法教育才有可能薪傳下去。而老師在書法教學時,若能用較輕鬆的方式來介紹和解釋書法的精神,在作業批改時不要以「王羲之」的水準來評斷學生的書法能力,讓學生在初學時還控制不好毛筆之際,不會有那麼大的挫折感。相信在潛移默化中,我們的下一代定能學好這門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並且將它發揚恢弘。


  過去三十年的填鴨式教育已將台灣大多數的文化生機扼殺殆盡。過去的三十年政府與民間機構的疏忽著實令人扼腕;未來的三十年我們若再不從根紮起,我認為台灣將會是一個絕望的「孤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金門縣書法學會 的頭像
    金門縣書法學會

    金門縣書法學會

    金門縣書法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